那天在臉書看見朋友推薦此片,看了預告片後,趁著年假小孩有人帶,自己一大早跑去看了早場。看完之後,覺得此片非常適合現在的自己,我得到遠遠超過電影票價的價值。
電影裡雖然描寫的是美國當時歧視有色人種的故事,但對應到每個時代,都能發現這種人,那就是--「在尋找自己未來出路的人」。
很多人看了勵志電影、勵志書籍,在滿腔熱血的感動之後,仍舊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走?下一步該做什麼?尤其像我這種已脫離職場好幾年的全職媽媽,對於未來重返職場,心中也有好多問號,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有一席之地,我在這部電影裡學到了一些觀念,整理如下:
一、觀察力
注意你身邊潮流的變化,並依據情報趨吉避凶。
如同片中的桃樂絲發現NASA搬入了巨大的電腦處理系統(IBM),馬上就觀察到的現象搜尋資料(到圖書館借書學習充實自己)、獲取情報(詢問白人女性同事引進IBM對NASA未來的影響),因此掌握了時機,替自己及黑人同事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及工作環境。
二、行動力
獲取相關情報後,必須快速地開始進行能讓自己「升級」的動作,不求一次做到好,但要確實地一步步進行。
如同片中的瑪莉,為了成為NASA的工程師,雖然遞出申請被以學歷不夠而拒絕,卻能收拾好失落憤怒的心情,勇敢地向法院提出訴願,並說服了法官讓她進入只能讓白人進修的課程。這些雖然必須經過重重關卡,但只要肯做肯實行,就有成功的機會。
三、俯瞰力
不要陷入單一問題的泥沼,站遠一點重新看一次。
你我都知道,能進到NASA工作的人,通常都是頂尖聰明的人,但如何能在這人才濟濟、高智商滿缸的團體中脫穎而出,這時就需要俯瞰力。片中的凱薩琳除了算術能力驚人,她也懂得不被眼前的數字及難題框架住,懂得直接找最有影響力的人、參加最有影響力的會議,這樣解決問題才能快速有效率,而不是一直像顆彈珠在小小的碗裡彈來彈去至氣力耗盡。
四、柔軟力
力量有很多種形式,不是只有硬碰硬。
片中的背景是美國黑人遭受種族歧視的二十世紀後半時期,其中有激進的反抗活動,但也有像片中三位女性,在忍氣吞聲當中一步步以自己的實力讓白人刮目相看的方式。「忍氣吞聲」有時雖然給人懦弱的感覺,但其實是給自己更多時間設想對策,獲取更全面的成功,急於一時的激烈訴求手段,看似效果強烈,但卻可能只落於外表功能,對於問題的解決沒有很大的幫忙,而且會導致未來的隱憂。
五、舒適力
從最基本的關心別人出發。
我寫這點不是來亂的,片中主角凱薩琳為了上個廁所跑800公尺,最後因這點與上司爆發口角,如果她一氣之下不做了,美國的太空計畫可能因此有所延誤(笑)。要獲得成功,工作環境的舒適力是很重要的,小至工作環境的好壞、大至整個公司及家庭後援的氛圍,都會影響到工作的表現 ,而要提高舒適力,並不是砸大錢搞個富麗堂皇的室內空間,而是對於自己及員工(及員工家屬)的關心。這點片中上司哈里遜做的不錯,舉凡是「當機立斷拆掉有色人種廁所掛牌」及「請員工打電話回家向老婆說明加班理由」都是。
--
後記:
其實看電影就是一種俯瞰力,身為旁觀者,所用的視角與思考立場就跟身處在劇中的人不同,因此更能看出更多端倪及創意。這部《關鍵少數》真的是很好看的一部片,推薦給思考人生未來道路的朋友們欣賞,尤其是和我一樣未來即將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們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