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/WOWOW)
最近看完了一部日劇,名為《社長室之冬》,原名為「社長室の冬-巨大新聞社を獲る男」。故事描述美國的網路零售業鉅子AMC有意收購歷史悠久的日本新報,但其中卻因角色間的利益情感糾葛,讓整個收購案牽扯且暴露出許多不得不解決的問題....
我將觀劇後的心得,簡單列為下列七點:
1、紙本新聞及網路媒體的拉扯
現在大多數國家都遇到相同問題,紙本新聞及雜誌的銷量已經愈來愈差,人們已習慣直接在手機等3C產品上獲得訊息,認為這樣既有效率,也助長真相的傳播。但水能載舟、亦能覆舟,在追求效率及淘汰舊有思維上,被迫離職接受裁員的人們該何去何從?網路能快遞傳播訊息,但是否有再三確認消息的真實度?這些我們都必須再去思考。
2、外資對日本企業及社會的影響及衝擊
台灣企業鴻海在成功收購日本企業夏普(SHARP)後,又開始積極想收購東芝企業(TOSHIBA),這些新聞事件,想必是對日本社會造成不小的衝擊。
劇中以美國網路零售業AMC(我猜測是影射AMAZON)收購日本新報的劇情,來呼應現今日本企業及社會所遇到的問題。以現在鴻海收購東芝企業可能遭拒的方向看,日本應該是為了保護技術及國家安全相關資訊不會外流,但如果以劇中AMC欲收購日本新報的情況來看,日本真正擔心的點是在哪裡呢?是裁員?是言論自由?還是更深層的秘密呢?
3、美國與日本做事方法的不同
劇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,在第三集中,美國的AMC總裁向日本AMC總裁青井提問:「為了花了這麼多時間,日本新報還是沒有正面回應」,這時青井回答了:「在日本,領袖無法一個人決定事情,他必須先去調整身邊的人事物,力求穩健並且妥善處理」,這和我對日本人的印象很符合,他們不喜歡衝突,力求「和」的精神,會將資源以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來做分配。但也因此,許多的機會可能就此擦身而過,一去不復返。
4、日本人對工作及家庭兩者間的抉擇
許許多多的日劇當中,都有這個主題,就是一家之主的爸爸太投入於工作,而淡薄了與家庭間的關係,此劇也有這樣的情節安排。但我覺得,這個問題已不單只是在日本發生,台灣亦有許多這樣的情況,只能說,要拿捏好工作與家庭的比重分配是個難題,要成功,必定要有所犧牲。
5、日本的世襲政治
我曾經拜讀台灣政大教授蔡增家的《上一堂最好玩的日本學》,從書中我驚訝地得知,原來日本政治大多是世襲,也就是當來當去,都是那幾個著名的政治世家的人物在「分配職位」而已,並不是因為真的擁有與其職位相等的經驗及能力。
最有代表性的,是劇中的議員三池在遭遇貪污事件的泥沼中,想到了向日本總理吉岡求救,因為三池曾經出手壓制吉岡之父(當時也是日本總理)收賄的新聞,他認為吉岡父子欠他人情,但最後沒想到吉岡(子)卻趁此機會拉下了三池在政治上的地位,令人不寒而慄。
6、世界經濟霸主的轉移預告
故事的最後,青井被逐出AMC,另謀出路,再次現身時,卻是出現在中國,而他的新任務是--「收購AMC」,對我來說,這是一個對世界經濟霸主即將轉移的預告。目前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是中國,第一大是美國,以目前的趨勢和變化,或許很有可能如劇中的情節-- 「第一名的位子,換人做做看」。
7、暗喻你我的角色-南
其實在觀看此劇時,我心中有一個巨大的「謎之音」,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要積極爭取社長室秘書「南」的加入呢?南這個角色在劇中,說實話,沒有很出色的表現,只能說他很忠誠、很老實、很讓人能信任,但就效率及能力來說,我不了解為何有這麼多想拉他跳槽的人,結果劇終最讓人傻眼的是,南自願調到偏僻的鄉下,做一個普通的小記者。
我覺得,南這個角色,其實是編劇設計出來讓觀眾投射自我的角色,雖然南原本也是滿腔熱血、敢說敢衝,但最後終究為五斗米折腰,不願讓自己太過發光發熱,只求能照亮自己的路就好。這邊也很切實地表現出現代大多人心中的無奈及自我保護。
--
以上是我對此劇的心得,感謝您的閱讀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